2012年5月13日 星期日

睡眠對情緒記憶與情緒反應的影響

為了認得有威脅性的敵人以便日後躲避,負面情緒(恐懼、驚嚇…等)的記憶深刻些對生存而言是好事。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的研究發現睡眠不僅可加深記憶,同時也會減少情緒反應的衰退。但這種生存優勢在現代社會反而會是缺點,人們在遭受重大創傷後久久無法忘懷並不是件好事。


許多研究指出睡眠具有記憶鞏固(Memory Consolidation)的效果,並非只是單純休息而已。同時睡眠不單單只是影響了記憶,可能也會調節情緒反應能力。研究團隊即是試圖了解睡眠對於情緒記憶鞏固與情緒反應的影響。
研究共收了106名健康受試者,第一階段他們要對60張圖片(30張負向情緒、30張中性)進行情緒與激發性的評估。第二階段圖片增加為180張,同樣是負向與中立情緒各半,當中包含了第一階段看過的60張圖片。受試者除了同樣評估情緒與激發性外,還需回應是否看過此圖以作為記憶表現的指標。所有受試者隨機分派為四組:睡眠組於晚上8點進行階段一作業,經過12小時(含睡眠)後進行階段二;清醒組則在上午8點進行階段一作業,經過12小時(完全清醒)後進行階段二。另外安排白日與夜晚兩控制組(階段一、二間隔45分鐘)以排除生理時鐘對記憶與情緒的影響。

結果發現無論是負向或中立情緒圖片,睡眠組的再認記憶明顯高過清醒組,顯示睡眠確實有幫助記憶鞏固的效果。而對於負向圖片的情緒反應評估,在經過12小時後兩組都變得較為正向也較不激發,但清醒組會明顯比睡眠組更為正向,這表示睡眠會保留了較多對刺激的情緒反應。因此對負向刺激而言,睡眠不但會加深記憶,同時也會減少情緒反應的衰退。但情緒反應是否受記憶程度深淺影響?進一步分析後發現正確率與情緒反應變動程度並無相關,意即情緒性記憶與情緒反應可能為兩獨立系統所運作。

以演化的觀點而言,增加負向記憶同時保持對負向刺激的情緒反應,這樣的行為更有利於生存,不但能夠記得危險,也不會因而減少情緒反應以維持適當的反應能力,但對於遭受重大創傷的人們而言,這樣的機制可能反而造成了過度的痛苦,甚至導致創傷後壓力症候群(Post-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 PTSD)的發生。或許在受創時限制他們睡眠是一個可行的介入方式,一方面可減少傷痛的記憶,另一方面也減少遇到觸發傷痛時的情緒反應,有助於受創者日後進行調適。但不可忽略的是睡眠剝奪有疲勞、降低注意力等負面影響,如何安排才能對受創者有最大的幫助,還需治療者多方思量。

原始文獻:


Processing of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otional Memory over Sleep. link.